2)第八十九章 凤兮凤兮_篡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猛,需有一佛法精深之人,驻守于此。”

  佛法精深?

  言庆倒是知道一个牛人,那就是杜如晦的叔祖,杜法顺,后世将其称之为帝心大师。只是法顺如今在蜀中,主持一个佛会。且他在佛界地位高崇,李言庆还真不敢说,能请他过来。

  “我有一个人选,佛法极其精深,连主持方丈,亦非常赞赏。”

  言虎单手行佛礼于胸前,沉声道:“此人复姓司马,法号道信。开皇十三年时,与吉州符寺受戒。年初时,他云游至少室山,如今在寺中修行。如若能请出此人,想必符合袁真人所言。”

  司马道信,禅宗四祖?

  李言庆虽说早就听说过司马道信的名字,可却从未想过,把这位四祖大人,请来他家庙修行。

  “可以吗?”

  言庆沉吟许久,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。

  他让毛小念取来纸笔,在纸上写下:身心方寸,举足下足,常在道场;施为举动,皆是菩提。

  “舅舅,烦请你把这封书信,交给道信法师。”

  这二十个字,也正是道信后来所提倡的‘一行三昧’修持之法。言庆前世读过五灯会元,故而对禅宗的一些往事,还算记忆深刻。言虎显然不是一个有慧根的人,看不出这二十个字中,所蕴含的深意。不过既然是言庆拜托,他也不会拒绝。所以在当天,就赶回少林寺。

  三天后,司马道信,翩翩随言虎而来。

  “何为佛?”

  此时的司马道信,虽则佛法高深,但是似乎还没有达到后世四祖高度。

  故而一见言庆,他合掌相问。

  李言庆一笑:“心净即佛。”

  “何为心?”

  “佛即是心。”

  言庆而后道:“随缘不动心,不动心随缘。阿弥陀佛!”

  司马道信沉吟片刻,抚掌大笑,而后行一佛礼,同诵:“阿弥陀佛!”

  就这样,司马道信就留在了言庆的家庙之中,并为寺庙起名:心缘。这心缘二字,由言庆提笔。而后在大雄宝殿两边各竖一碑。一碑云: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另一碑则是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
  司马道信,随即安守心缘寺。

  为了保证司马道信的修行,少林寺主持,派出以昙宗(言虎)为首,行操觉远共十三武僧随行。

  待佛寺的问题解决之后,亦即是郑世安下葬之时。

  前来观礼者,无数。

  不仅仅有巩县本地的士绅名流百姓,同样还有来自荥阳的郑氏、管城的崔氏、洛阳的窦氏。

  麦子仲奉父命,亲自登门。

  张仲坚派其族弟,赶赴巩县……

  若看霍山脚下的车仗,还以为是什么权贵家族的丧事。硖石姚义,江陵人蔡允恭……等等,或有名,或无名,纷纷前来。而其中更有士林清流颜相时,奉族兄颜师古之名,前来吊唁。

  这颜相时,正是后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